自智網絡,為通信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註入新動能

2025-06-11 亞信科技

近日,中央主流媒體《中國日報》中、英文版同時刊發TM Forum董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慧鏑博士,亞信科技首席技術官兼高級副總裁、IEEE Fellow 歐陽曄博士,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約瑟夫·斯發基斯博士聯合署名的特約文章《自智網絡,為通信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註入新動能》。作為自智網絡發展的指引性文章,文章明確自智網絡作為通信網絡演進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AI原生與智能體等新興通用目的技術加速自智網絡向高階、智能化演進的進程。自智網絡已成為推動通信產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為整個通信產業乃至社會發展持續註入創新動能。


以下為文章全文。


2d3764cdb94f212644da8c458f76ce1.jpg



自智網絡,為通信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註入新動能


通信產業為人類構建了全球性的基礎設施,使信息以語音、文本、音頻或視頻等形式傳遞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今天,通信產業已經成為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也是引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社會變革的關鍵力量。但是,面對如此龐大、復雜的網絡系統,傳統的網絡管理和運營方式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數據流量和多樣化服務需求,亟需走出一條自動化、智能化的高效能創新發展路徑。自智網絡作為通信網絡演進的重要發展方向,代表著網絡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最高水平,是推動通信產業自身全面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自智網絡概念最早由世界電信管理論壇(TMF)於2019年提出,旨在打造具備自配置、自修復、自優化能力的「三自」網絡體系,全面實現網絡全生命周期的自動化管理。其目標是為用戶提供「零等待、零接觸、零故障」的「三零」服務體驗,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最大化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網絡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方向演進。


隨後,世界電信聯盟(ITU)、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以及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等標準組織紛紛對自智網絡進行了各自的定義和研究,最終目標均指向不斷提升通信網絡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動通信網絡向新一代網絡方向演進。


自智網絡通過融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和大數據等新興通用目的技術,實現通信網絡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與優化,為用戶提供流暢、穩定、安全的網絡連接和個性化服務體驗,為千行百業構建網絡連接與智能計算一體化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將網絡中產生的海量數據轉化為戰略性生產要素,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和通信網絡協同提供堅實支撐。自智網絡不僅改變了傳統網絡運維模式,更從根本上轉變了價值創造方式,實現從「面向設備、面向管理」向「面向客戶、面向業務、面向服務」轉型。


TMF對自智網絡進行了L0至L5六級自智評級的體系劃分,等級越高代表網絡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越強。其中,L1級(初階自智)類似於基礎輔助駕駛,可提供簡單預警,但大多數決策和操作仍需人工完成;L2/L3級(中低階自智)如同具備部分自動駕駛能力,可在特定條件下自主運行但人類需保持監督並隨時接管;L4級(高階自智)相當於高級自動駕駛,能在大多數場景下自主決策和執行,僅在特殊情況下需要人工幹預;L5級(完全自智)猶如完全自動駕駛,能在所有場景下實現全面自主操作,不需要人工監督。


當前通信產業自智網絡正處於由L2/L3向L4演進的關鍵階段,全球領先的通信運營商均製定了明確的演進目標與實施規劃。例如,有中國運營商提出打造端到端流程全自動的數智運維「黑燈工廠」流水線,實現少人、無人的極簡運維;有歐洲運營商提出無人化網絡運營中心願景,或積極推進認知智能與自動化平臺建設;有美國運營商則積極應用生成式AI和開放無線接入網(Open RAN)架構。全球範圍內的高校與研究機構也在積極基於自智網絡開展5G向5G-Advanced及6G的演進研究,涉及空天地一體、通感算一體等前沿技術,加速低空經濟、自動駕駛等創新業務的落地應用。這些努力不僅有助於推動通信產業的技術進步,也為未來的創新業務發展奠定了基礎。


預計到2030年,全球大多數運營商將達到L3+或L4的能力水平。中國運營商在2025年已初步進入自智網絡L4階段,在5G、企業雲網和行業專網等關鍵場景中已取得顯著進展,並明確提出2027年全面實現L4級的目標,展示了引領自智網絡全球發展的決心。


自智網絡智能體,邁向網絡高階自動化和智能化


自智網絡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發展存在「提智有極限」和「提速有阻力」的瓶頸。當前,AI技術賦能自智網絡主要呈現出三種方式:基於傳統機器學習的AI嵌入方式,基於大模型的AI副駕方式和基於自智網絡智能體的自主AI方式。其中,AI嵌入方式將智能化能力嵌入到特定任務流程中,幾乎沒有AI自主性;AI副駕方式專註於知識提供與建議,主動介入相對較少;自主AI方式則專註於目標理解與業務場景的獨立自主執行,自主程度最高。筆者對三種方式下的自智網絡極限及預計達成時間進行了科學分析計算,預計AI嵌入方式將在2029年達到其極限等級L3.58,AI副駕方式在2030年達到其極限等級L3.87,而自主AI方式將在2031年達到其極限等級L4.46,並且將在2027年達到等級L4.21,是唯一可以達到高階自智網絡的實現方式。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被各行業廣泛接受,智能體是持續深入發揮AI+作用,將人工智能不斷融入各行業的核心業務流程的重要方式。打造自智網絡智能體,將其深度融入網絡發展,正成為自智網絡向L4高階演進的加速器與催化劑。自智網絡智能體通過網絡外部環境和網絡內部需求雙輪驅動的方式,使網絡在最少的人為幹預下運行,促進網絡的自主管理、自主修復和自主優化,並進一步實現通信產業中各類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推動構建L5級全自智和人工智能原生(AI Native)的通信網絡,賦能通信產業生產力邁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自智網絡智能體還將構建一個以數據為紐帶、智能為驅動的新型企業運行框架。在組織架構上,傳統以部門為核心的垂直管理模式將逐步向「數據-業務雙驅動」的架構演進。在組織文化上,智能體驅動的AI與數據民主化趨勢將重構組織的價值認知體系,構建「數據即資產」共識。在商業上,基於智能體的「網絡即服務」模式將加速低空經濟、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市場的孵化與發展,並顯著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這種技術革新正在形成「技術普惠-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的正向循環。


展望


自智網絡作為通信行業的新質生產力,將從根本上重新定義通信網絡的價值內涵,實現從傳統的網絡連接能力供給向網絡智能化服務、從網絡資源管理向價值創造轉變。同時,自智網絡也面臨新的挑戰,如大模型和智能體安全、數據隱私等問題,需行業內外共同努力以確保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將為通信產業乃至整個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註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06066073a2b45f22236e223ffdd0a5f.jpg


圖:《中國日報》英文頁面(部分內容)


5cb28a370fa851641a83c99e4502d38.jpg